(如今 AND1 已成為街頭籃球的代名詞)

當提到 "街頭籃球" (streetball),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應該就是美國的 "AND1" 商家了。由於美國的街頭籃球文化可說是 "AND1" 發揚光大的,AND1 幾乎已成為 streetball 的國際代名詞 ("And one" 本身的意思乃是籃球中被犯規近算加罰的意思)。1999 年,當時計畫出 AND1 Mixtape 時,AND1 開始收購觀眾手中 V8 所拍下來的影片,最後整理剪輯而成。
因此,早期的 Mixtape 品質非常差,但是如今這卻成了一種特色跟傳統。 而就在 AND1 Mixtape 第一集發行不久後,AND1 就找了當時較有名氣的街籃球員組成隊伍,並開始在美國各大籃球城市巡迴 (AND1 Mixtape Tour) 與各地籃球好手一拼高下。

近幾年,在台灣由 Nike 接連舉辦的 3 v 3 跟其他廠商舉辦的各種小型球賽中,都開始有街頭籃球的身影出現,並且也都打出不錯的成績。 儘管如此,個人始終認為: 街頭籃球雖然是一個好的文化,但台灣的正規籃球還不夠成熟,反而成了壞的風氣 (相信籃球教練們都會同意)。有打過校隊或是比較正式的籃球競賽的人,或許就會知道為什麼 AND1 被貶為 "耍猴戲",其中不是沒有道理的。"Streetball" 本身的意思就有展示 (showcase) 個人技術與特色,因此多數的動作主旨乃是 "賞心悅目"。如以正規籃球賽的眼光看來,街頭籃球 50% 甚至 60% 的運球技巧是 "沒有用/多餘的",90% 的動作是犯規的,10% 也是非常沒球品的自大行為。沒錯... 有的動作是: 既沒有意義,又犯規,又沒品的...

對觀眾來說 streetball 是好看又精彩的,平常跟朋友或許可以這樣玩玩 (我以前也愛玩)。但是如果是 "正規籃球",除了大姿勢的 cross over 之外幾乎是不可能去做那些動作 (教練絕對把你直接換掉) 因為不僅沒有效率,在 5 打 5 的防守壓力賽中,失誤率也是奇高。


(如今美國街籃可說是融合了 籃球以及黑人文化/音樂 的一種藝術)

先來分析一下 AND1 動作會成功的四大原因吧:
1. "出乎意料": 因為大家對籃球的 "認知" 不是這樣打
2. "觀眾/心理壓力": 防守方害怕出糗 離的特別遠 或著因為情緒而貼得太近
3. "心態": 被耍了就等於輸了的心態 之後的回防 甚至補防都直接放棄
4. "耐心": AND1 其中一個精隨乃是持球時間,因為 AND1 沒有 24 秒違例 所以到了一定的程度,防守方往往會鬆懈,因為你一直在 "原地" 做動作。最常看到的是因為感到無趣而站直起來。

以上提到的第三點,是很重要的一點。事實上,AND 1 大部分的過人動作,是需要運球者比防守方快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實行。在正常狀況下,如果體能跟身材上是好的 match up ,要以 AND1 的動作 "過人" 其實是很難的 "耍人" 卻很容易。 而在 AND1 比賽中最常見的就是被晃過後便放棄防守,要灌籃也讓他灌,這在打正式比賽時是不可能的,而且補防鐵定也會跟進。個人自從國小以來,就常常跟朋友們練習 AND1 的動作,每一集的 AND1 Mixtape VCD/DVD 都有收集。後來進了國中以及高中的校隊後才發現只是運球好看,在場上要真的過防守強的人,是非常沒效率的,反而浪費自己更多的體力。


 


(Allen Iverson 的神技 crossover 以及 Jason Williams 的妙傳 精神來自街籃)

在 NBA 也有許多來自街頭籃球或是以街籃風格著稱的球員們,個人挑出了幾個有名的代表以及他們的街頭名稱:
Rafer Alston a.k.a "Skip to My Lou"
Jason Williams a.k.a "White Chocolate"
Allen Iverson a.k.a "The Answer"
Stephon Marbury a.k.a "Starbury"

以及早期 old scool 的:
Earl Monroe a.k.a "The Pearl" 或是 "Black Jeasus" (名人堂)
Connie Hawkins a.k.a "The Hawk"(中鋒)

相信大家都知道以上這幾位球員,然而在 NBA 比賽中,何時看得到街頭籃球的招式呢? 事實上,NBA 跟美國大學/高中的籃球防守比起來,其實已經鬆了很多,因此在 NBA 其實已經可以看到一些大動作 如: AI 的 cross over, Jason Williams 的手肘傳球等等。但是身為大學/高中的校隊的一員,除了普通的 cross over 跟轉身之外,連背後運球, 胯下運球都已經少用, 更別提 AND1 的大動作。所以喜歡打籃球的要記得,兩者是有著不同的打法以及規則的。(失誤偏多的 Jason Williams 最後也被迫打傳統型態的控衛)

個人直到高二,課後打球被教練發現我有在玩 AND1 才被狂罵被迫矯正。他的理由是: 會因此養成很多 "壞習慣" 而且不實用 (教練打過加拿大國家隊,另一個打過 NCAA)。美國籃球文化很深,如今我同意 Michael Jordan 當年發表的意見。他覺得他們很幸運,能在街頭籃球開始流行之前,正統籃球就先在教練,學校,跟球員們之間達到共識並打好了基礎。所以街頭籃球可說是 "無害" 只會增加喜歡籃球的年輕人而已。

反觀台灣,街頭籃球雖然能吸引非常多的年輕人加入打籃球的行列,但是令人擔憂的是,在台灣籃球文化還沒發展好就讓新一代 接觸 "不太正統" 的打法將會有害。


 


(個人最喜歡的兩位 AND1 球員 Professor & Hot Sauce)

以下對於街頭籃球不熟悉的人 可以先欣賞一下:

Hot Sauce + Rafer Alston (Skip 2 My Lou):


小白 Professor Mix:

個人非常喜歡幾年前加入的 小白,在幾次跟 AND 1 團隊比賽後 被邀請參加並且冠上 "Professor" 的名號。個人認為他是 AND1 中最實用的運球代表。

Hot Sauce Mix:


說了那麼多壞話,其實自己是 AND1 最大的粉絲,比較喜歡以前的 Mixtape,較多經典的動作而當時最喜歡的當然就是 Hot Sauce!

好的 Street Baller 都一定要有正確的籃球基礎跟觀念。練好玩,練運球的熟練度跟打球的節奏感,個人非常贊成,AND1 是使我運球能力不賴的原因之一 。由於 AND1 常常搭配著重低音的饒舌,聽音樂打球,其實也能鍛鍊節奏感,運球將會更穩。除此之外, 個人也非常推薦喜歡打球的去學跳舞 (主要為 Hip Hop 或 Breakin),能夠鍛鍊自己的節奏感跟柔軟度。然而,最終要知道 "打籃球" 跟 "打街球" 的不同, 並且分辨出 哪些會是正統籃球中的 "壞習慣"。要知道,就算是 打街頭籃球的人, 他們不是只會運球耍人, 本身的基本能力還是最重要的。

如果台灣要接觸街頭籃球,其實需要舉辦一些分開來的賽事。在美國也是如此,AND1 是屬於另一種籃球運動,有專屬裁判並排除掉了正規籃球的死板規則。籃球 跟 街頭籃球 是兩個不同的文化,街頭籃球可說是美國黑人文化創出的 一種 "表演藝術"。在美國,大家都能將 籃球 跟 AND1  分開,當大家都知道 正規籃球不是這樣打,並且能與街頭籃球分開時, street ball 是"無害的",然而在台灣剛接觸籃球的年輕人們 是否有這個判斷能力? 錯誤的認知 會造成 真的喜歡打籃球的, 回去打正規賽時每一步都犯規, 最常出現的 "壞習慣" 就是 翻球 跟 走步。



當然,當街頭籃球成功的與正規籃球融合,得到的是賞心悅目又精彩的籃球比賽。國王時代的 Jason Williams 可說是個成功的例子,雖然如今他由於失誤太多被迫轉型,但是大家不得不開始注意街頭籃球的存在。街頭籃球帶來了許多新穎的招式,也多多少少影響到 NBA 控衛們傳球的膽識。

Jason Williams 國王時代 Mix:

Jason Williams 新秀經典 Elbow pass:


比較 "炫麗" 跟 "受歡迎" 的打法 在年輕人眼中, 一定會勝出,所以街頭籃球帶來的風氣令人擔憂。近幾年台灣 3 v 3 的比賽,雖然有 "街頭籃球" 手出現,但是其實他們只融入了一些 "實用的街頭籃球招式"。畢竟 "街頭籃球" 在台灣如今還沒有專屬的舞台, 所以他們只能參加正規比賽,對於愛好 打 street ball 的人來說是非常可惜的,因為真正華麗的街頭籃球花招,在比賽上他們沒有用(也因為規則不能用)。所以能打出 好的成績, 說真的 是因為他們 正規籃球 也很強,只是對 街頭籃球有所偏好罷了。

許多年輕一輩的覺得街頭籃球很酷,很炫,想學,是很好,的確能促進台灣籃球文化的發展。但是 這些愛上 Street B-ball 的年輕人們需要有人提醒,籃球跟AND1, 兩者是不同的 而單單只會耍酷,是沒有意義的。

最後,當然要 po 一個台灣的代表,近來開始 花式籃球表演賽,正式推廣台灣街籃舞台,讓喜歡街籃的球友們有地方發揮。有興趣的可以去他們的無名或 FB。

MBA 花式街頭籃球隊:  無名點這裡  FB點這裡

小夫 (The Mast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kybreaker 的頭像
    skybreaker

    Skybreaker's 籃球與音樂

    skybrea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